统计学软件SPSS中的“套路”
首先,要科普一下基本知识:
自变量(Independent variable):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,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,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。
因变量(Dependent variable):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和结果叫做因变量。
计数资料:指先将观察单位按其性质或类别分组,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。其特点是:对每组观察单位只研究其数量的多少,而不具体考虑某指标的质量特征,属非连续性资料。
计量资料:指先将观察单位按其性质或类别分组,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。其特点是:对每组观察单位只研究其数量的多少,而不具体考虑某指标的质量特征,属非连续性资料。
我们观察或者测量因变量得到的数据集合就是统计资料,医学统计资料按其性质一般分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两类。
为什么要分成两种资料呢?因为不同类型的统计资料应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。
为什么不同资料要用不同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呢?因为统计分析方法相当于一个比较两个东西之间差异(或差距)的平台。
上个图大家就明白了,不同资料选择不同分析方法。

接下来我就教大家具体怎样选择统计分析方法:

知道了自己的实验分组就好办了。接下来的三张图就教大家怎样按图索骥,选择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自己的数据有没有统计学意义了。

注:线性回归需满足LINE条件
L(Linear):因变量与自变量呈线性关系;
I(Independent):每个个体观察值之间互相独立;
N(Normal distribution):在一定范围内,任意给定X值,对应的随机变量Y都服从正态分布;
E(Equal variance):在一定范围内,不同的X值所对应的随机变量Y的方差相等;

注:两组之间比较是最常见的,一个处理组,一个对照组,自变量经处理因素处理之后产生因变量,然后统计因变量数据,再根据因变量数据的不同类型,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比较两组之间是否因变量有差异。
但有时候我们的实验会分为三组,如按不同时间,不同浓度,不同剂量等,这时候我们要比较这些分组的数据,我们就得用三组及三组以上的统计学方法来分析组间的差异。


注:随机区组设计资料与重复测量资料区别:
1. 重复测量资料中同一受试对象的数据具有相关性;
2. 重复测量资料中处理因素在受试对象间随机分配,各时间点上固定;随机区组资料中处理因素在区组内随机分配;
相信大家看了以上图片就知道统计学的套路原来是如此简单。大家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行了。